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
https://wellbeing.mohw.gov.tw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
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f the webpage function is not working properly, please open the browser JavaScript status.

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心快活
心理健康學習平台

字級設定:
版本設定 :

心專欄

沒有「負面能量」是好事嗎?需要重新認識的「情緒反應」

影音專區  2018.10.14
臨床心理師
葉哲嫺

「情緒」到底是什麼,它是好還是不好?在現在社會中,我們常常提及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無論是職場、家庭或是人際相處上處理事情都不能過於情緒化。但是情緒,它既然是需要被壓抑、轉移的東西,為甚麼在演化的過程中沒有淘汰掉呢?

人在經歷害怕時,大腦會透過五官(眼睛看到、耳朵聽到)將外在資訊輸入,經由視丘(thalamus)並傳到感覺皮質(sensory cortex)處理,其中海馬迴(Hippocampus)負責記憶,下載跟這些情境相關的一些記憶,把它送到杏仁核(amygdala)做比對。杏仁核儲藏的是過去緊急害怕的經驗,比對之後杏仁核會決定危險的程度,然後命令下視丘去做適當的回應。而唯有正確地認知情緒,培養出完整的情緒辨識能力,才會對突發事件作出適當的反應,甚至可以救命。

 

情緒屬於個人主觀感受,會被很多東西影響,譬如想法,而情緒也會造成很多行為反應,但是感受本身是沒有是非對錯的。沒有人有權利說你這樣的主觀感受,是好還是不好。每個人經常性都會經歷六大基本情緒(basic emotion),只是所經歷的程度和表達的方式會因人而異,也會因情況不同而有所不同。問題是要如何正確的辨識自己的情緒,且學習正確的方式將它表達出來。若刻意逃避、忽略負面感受的時候,問題不見得就不見了,它可能只是累積的更嚴重,甚至會莫名其妙就爆發了,這都是因為長期壓抑負面情緒而產生的警訊。

 

情緒的持久性不高,因此沒有永遠的快樂與悲傷,情緒的存在可以讓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情變得更鮮明,一個從來沒有失去過的人,對於「擁有」這兩個字的體會也會比較有限。我們與生俱來有如此多的情緒,如畫盤中的色彩,若願意去多用一點顏色,用心去經歷每一種感受,或許我們可以創造出更豐富的人生。

友善列印(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