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
https://wellbeing.mohw.gov.tw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
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f the webpage function is not working properly, please open the browser JavaScript status.

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心快活
心理健康學習平台

字級設定:
版本設定 :

心專欄

你其實不知道未來的自己想要什麼

影音專區  2023.03.31
臨床心理師
吳季萱

講者Shankar Vedantam 以自身過往和現今的喜好、職業對比告訴我們,我們往往難以預測未來可能的轉變,但若我們回頭望,卻可以看到外界的一切是如何改變我們。這種自相矛盾之處,讓我們在向未來看時,仍傾向想像我們在未來也是和現在一樣的人,不會想像我們將來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或觀點,或成為不一樣的人,因為那些改變比較不具體,難以想像,此現象被講者稱為連續性錯覺。

多年來,哲學家都在談一項思想實驗,稱為「忒修斯悖論」,即當忒修斯之船的所有部分都被換成新的,那它仍然是忒修斯之船嗎?而我們的細胞亦時時刻刻都在翻新,是否意味著,在持續不斷的基礎上,我們也經常在變成一個新的人。

對於要如何應付這個棘手問題,講者提出了三項建議。第一個建議是如果你能接受你在三十年後會變成不同的人,就應該扮演主動的角色,打造你要變成的人,像是花時間和家人朋友以外的人相處、去做副業和專業的消遣,拓展你的視野,並時刻保持好奇心。

第二是當我們發表聲明,心中要謹記,和我們意見相佐的人當中,可能包括我們未來的自己。所以當我們帶著表述觀點時,也要記得加上一點謙遜。

第三則是在好幾個面向上,未來的我們可能會變得比現今更脆弱,那的確是實情的一部分。但未來的我們也會擁有現今所沒有的能力、長處和智慧。所以,當對於機會感到猶豫時,不妨告訴自己「現在我還沒有能力可以做到這些事,那不表示將來我不會有能力做到。」所以,第三個建議是要勇敢。

講者相信,若我們能做到這三點:保持好奇心、練習謙遜以及勇敢,那麼未來的你回頭看此時的你,不會帶著憤怒或困惑,而是會說: 「謝謝你。」

友善列印(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