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楊宗霖 作品名稱:Q版幽默插畫大集合
(108年度插圖設計競賽得獎作品)
幽默可以增加生活樂趣、化解尷尬,以及協助人們應對人生苦難和提升抗壓性的機會。
幽默的運作方式,首先是對幽默的理解(humor comprehension),在經歷出乎預料的驚訝和失諧(incongruity)的感受後,重新建立上下文脈絡的一致性,也就是歷經基模轉換(schema shifting)而得到解困(resolution),但理解故事邏輯還並不一定能產生笑果,還需進一步推敲(elaborative),也就是能體會故事情境和主角情緒等,才能達到對幽默的欣賞(humor appreciation),產生愉悅的情緒感受。就用下方的對話來解釋,
『大頭:好想吃鹹酥雞、滷味、東山鴨頭喔。
阿淳:會胖而且不健康。
大頭:可是人生很短。
阿淳:但吃了人生更短。』
阿淳漂亮地借用了大頭的句子,將原本因人生苦短當立即享受的脈絡,轉為仍保有警告意味但不失幽默的回應。阿淳直接點出了更殘酷的事實,讓閱聽者感到驚訝和失諧,但很快也能了解到阿淳是對大頭用心勸說要注重健康,到這部分只有對內容進行了理解,而讓我們莞爾一笑的是,我們能體會大頭可能難以反駁,且不得不放棄想吃的念頭。
這樣的過程大腦產生了什麼變化呢?在第一階段的「失諧」,主要為偵測語意衝突和儲存語意訊息的右邊顳中回(middle temporal gyri)和右邊額中回(medial frontal gyrus)負責;在第二階段的「解困」,則是由掌控語意理解和統整的左邊額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us)、雙邊額下回(inferior temporal gyri)、以及左邊頂下葉(inferior parietal lobule)來負責,在此階段也與顳頂聯合區(temporoparietal junction)有關,此區域涉及理解和推論故事主角意圖之心智能力;第三階段產生「愉悅情緒感受」涉及酬賞回饋系統,包括腹內側前額葉皮質(ventr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和皮質下的雙邊杏仁核(amygdalae)及雙邊海馬旁回(parahippocampal gyri),這些區域的活化將促使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的分泌,並啟動酬賞迴路,引發正向愉悅的情緒感受。
除了以上腦區已被證實與幽默的運作有關之外,也有研究發現了幽默所涉及的大腦執行功能,如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和心智轉換(mental shifting)。此兩個功能與幽默歷程中的「基模轉換」有很大的關係,將感到衝突的幽默內容先暫放在大腦的操作平台(工作記憶),且同時從長期記憶中提取新基模至平台上,重新對笑話內容調整和詮釋(心智轉換),以得到符合笑話脈絡一致的理解。
了解幽默的運作後,我們如何運用這些知識來培養幽默的技能呢?首先我們得先創造「失諧」的效果,也就是出乎預料、非一般思考脈絡的內容,當然這些內容並不是憑空就會出現的,大腦做不出它不會的事,所以我們需在大腦裡事先準備相關素材,以利適當的時機隨時可提取運用。最簡單的方法是直接觀察和學習你覺得身邊幽默的人,他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闡述內容,是操弄詞彙的多個涵義,或是將內容誇張化,還是刻意營造矛盾的情境等。
所以幽默也很重視時機,必須平常就要有相當的練習讓這些素材能流暢地提取,即使沒與人談話的情境下,也可以試著運用這些說話技巧產出有別一般的描述,例如,你會怎麼描述不愛打掃房間的女生呢?「每個不整理房間的女人都是亂室佳人」;你會怎麼描述大學生離不開網路呢?「讓一個現代人崩潰最好的辦法就是拔掉他的網路線」。
以上的幽默語錄有些你可能很有感觸有些則無法體會,這牽涉的是閱聽者有沒有這些內容的先備知識,也就是他們大腦的顳葉和額葉是否存有相關語意資訊或是否能適當被提取,以及他們的顳頂葉聯合區是否能正確推論出內容主角的情境和感受。這些是產出幽默話語前需特別留意的。此外,還需留意的是工作記憶的能力是有限的,當幽默話語的內容過多,或是延宕的時間過長,可能都會影響閱聽者在大腦中整合新舊資訊的能力,而無法對內容產生適當的詮釋。
幽默不只是說笑,更要說的巧說的妙。需要大腦左、右半腦,以及皮層上和皮質下神經迴路複雜的運作。現在就開始觀察生活中的幽默趣事,開始運轉你的幽默人生吧。1.Samson, A. C., & Gross, J. J. (2012). Humour as emotion regulation: The differential consequences of negative versus positive humour. Cognition & emotion, 26(2), 375-384.
2.Chan, Y. C., Chou, T. L., Chen, H. C., & Liang, K. C. (2012). Segregating the comprehension and elaboration processing of verbal jokes: an fMRI study. Neuroimage, 61(4), 899-906.
3.Chan, Y. C., Chou, T. L., Chen, H. C., Yeh, Y. C., Lavallee, J. P., Liang, K. C., & Chang, K. E. (2013). Towards a neural circuit model of verbal humor processing: An fMRI study of the neural substrates of incongruity detection and resolution. Neuroimage, 66, 169-176.
4.Chan, Y. C., & Lavallee, J. P. (2015). Temporo-parietal and fronto-parietal lobe contributions to theory of mind and executive control: an fMRI study of verbal jok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 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