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原力被視為當人在面臨逆境或壓力的時候,能夠快速適應的一種能力。
我們可以簡單做個實驗,先取出一條橡皮筋,當橡皮筋在伸展時,停止伸展並放手,橡皮筋可以恢復到原有的樣貌,假若將橡皮筋伸展超過原先能承受的力量時,這時候橡皮筋會直接斷掉,然而,造成橡皮筋所能承受的力量大小,其原因非常多元,像是外力過大,亦或者是橡皮筋本身放置過就缺乏彈性,皆有可能導致每條橡皮筋所能承受的力量不同。
復原力就如同橡皮筋一般,扮演著心理因應外界壓力的過程,因此復原力與身心健康息息相關。人生總是不斷的轉變,高齡者在老化的過程中,常會面臨到生理機能及認知功能的衰退,像是記憶力變差、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體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大不如前;社會角色的轉換,退休後失去生活重心,生離死別的事情會變得頻繁,人際親密度與以前相比較低,容易產生孤獨感、低自尊、情緒容易不穩定,甚至會開始害怕死亡的問題;在家庭方面,因為現今社會結構的改變,生活結構以小家庭為主,缺乏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在面臨到配偶死亡、獨居、經濟問題及子女獨立,高齡者的生活品質可能會受到影響(Angevaare et al., 2020;Edwards et al., 2017;MacLeod et al., 2016)。
研究顯示,高齡者老化過程中,高復原力在生理健康方面,可以達到延長壽命、維持心血管健康及降低死亡風險;在心理健康方面,擁有高復原力,意味著會有個體具有良好的應對技巧,更快適應生活的轉變,能夠積極面對老化所帶來的影響,使心情保持樂觀愉悅,凡事正向思考,並且獲得幸福感。因此,復原力成為成功老化的指標之一,當然每個人的復原力都不盡相同(Angevaare et al., 2020;MacLeod et al., 2016)。
如何提升自己的復原力呢?
1. 每天抽一點時間,對於身邊的人、事、物選一項進行感恩。
2. 保持樂觀的態度,從每件事中找尋希望
3. 學習壓力管理的技巧,並常常練習。
4. 如果可以,可以參與家附近的義工活動,幫助他人。
5. 多參加社區活動或課程。
6. 培養新的興趣,發覺不一樣的自己。
7. 與身邊的朋友及鄰居發展良好的友誼。
8. 出去戶外走走,養成適當的身體活動。
9. 養成生活好習慣,健康的飲食及良好的睡眠品質。
10. 學習接納不是每件事情都會如自己所願。
11. 將每個挫折都視為學習的機會,想想可以如何解決它。
參考文獻
MacLeod, S., Musich, S., Hawkins, K., Alsgaard, K., & Wicker, E. R. (2016). The impact of resilience among older adults. Geriatric Nursing, 37(4), 266–272. https://doi.org/10.1016/j.gerinurse.2016.02.014
Edwards, E. S. & Hall, J. (2017, June). Resilience in Aging. Elder Care,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s Arizona Center on Aging. https://www.uofazcenteronaging.com/care-sheet/providers/resilience-aging
Angevaare, M. J., Roberts, J., van Hout, H. P. J., Joling, K. J., Smalbrugge, M., Schoonmade, L. J., … Hertogh, C. M. P. M. (2020). Resilience in older person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onceptual literature.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101144. https://doi.org/10.1016/j.arr.2020.10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