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
https://wellbeing.mohw.gov.tw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
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JavaScript狀態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f the webpage function is not working properly, please open the browser JavaScript status.

跳到主要內容

首頁

字級設定:
版本設定 :
輔助 :

心消息

封面圖片

【幸福專欄】看到新聞好焦慮:淺談負面新聞的焦慮調適

最新消息  2025-05-15

隨著新聞媒體對負向新聞的關注和用詞,這些引發不舒服的訊息類別紛雜,從家庭情感糾紛、社會八卦新聞,到國際情勢的緊張發展,各樣的負面消息從四面八方不預期地充斥於人們的腦海當中,讓人糊里糊塗就在負面資訊的浪潮中,不自主地感到焦慮與擔憂!!為什麼我們要對這些現象提高警覺呢?



因為觀看負面的新聞時,由於人腦內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作用,會產生一種「如果這件事情也發生在我身上...」的感覺,容易擔心生活周遭出現類似的事情,因而自然地感到焦慮。所以,我們應該訓練出一種敏感度來學習調適這樣的焦慮感,以是下我們可以試試看的方式:

1.    學習辨識非直接重要的負向新聞,能得先切斷(如:關掉新聞),給自己創造一個緩衝的空間時間,而有機會轉移注意力、重新調整自己的狀況。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就是把引發強烈焦慮的新聞(訊息來源)阻礙掉,試著透過深呼吸、運動等方式轉移注意力,以此減低負面新聞所帶來的焦慮感。

2.     對於不能掌控的狀況,要培植「接納的心情」:有時情況並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適時的接納自己並沒有辦法控制所有事情,硬要找到答案反而更容易鑽牛角尖。

3.    積極尋求「可以掌控的事情」:試著想看看,「我可以做什麼」來「預防負面事件的發生」或者「把握當下」,例如:擔心地震發生導致天人永隔,可以定期整理防災包並更珍惜與家人相處時光以避免憾事發生。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建議閱讀】

【影音小品】

如何減緩焦慮?—來自神經科學家的建議

【心課程】

在重大災難新聞報導下維護心理健康的方法【何曉婷 博士】

重大災難新聞報導所引起的心理不適【何曉婷 博士】

面對資訊焦慮怎麼辦?(上)【鄧閔鴻 教授】



 

友善列印(另開新視窗)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Line